安利,大家是怎样认为的
极游攻略网将会介绍仇富者联盟,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安利,大家是怎样认为的

以前一直都在听说传销,没想到今天自己给碰到了。走在校园内往实验室的路上,碰到一个自称是大一暑期实习的学生。拦住我,说自己是实习的,想照个人练一下自己的推销能力。我做了一天的实验也很累,想想大一的出来做兼职是很需要勇气,就鼓励他一下,听听看他怎么说。看着他拿的宣传资料,一开始就介绍如何的高收入,提成有多高,可以免费参加他们的培训。由于平时很关注各方面的社会新闻,马上意识到他是搞传销的。
回到实验室后,从互连网上查了很多相关的消息。今天决定好好劝劝他尽早抽身。 在90年代中后期,由于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下岗工人受骗等,政府不得不要求安利停止经营,并彻底整顿了全国甚嚣其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老鼠会”。然而,安利卷土重来了。并且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吸收前面的教训,更加具有欺骗性。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种种变化。
曾几时,国人习惯于一个“需付出大量辛勤劳动”,“绝不可能一夜暴发”的“一个普通事业机会”,目前难道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别的“辛勤劳动”的机会了吗?
安利想什么呢?
对于安利目前在中国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已经到过中国12个城市和地区的温安洛认为,有着45年历史的安利希望这样的竞争,安利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来回应竞争对手的挑战。而安利之所以要在中国建广州之外的第二个研发中心,也是要在中国建成南北呼应的格局,并在人才、原材料、科技等管理核心环节加速市场本地化。
安利带来的疑问
1998年4月21日,对安利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当天《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出台。据说,安利已经发展的5万~6万的营销代表在《通知》出台后大多数离开了安利,只有数千人在坚持着。正是这数千人,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滚雪球般地发展到了上个财年的13万活跃营销分子,如果加上不活跃的,数十万的人数是肯定有了。
最近刘先生既不“安”静,也没得“利”。三个月前,刘先生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职做起了安利,数月下来,投进去2万余元,只赚了1000余元人民币。刘先生说:“钱就不提了,做安利后,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得罪了。朋友见我第一面就说‘别给我提安利,不然我不认识你’。”
仅仅40余年的历史,仅仅10余年的内地经历,安利就像可口可乐、肯德基、微软、IBM等美国公司一样让中国人瞩目,但与那些跨国公司又如此不同,为什么一直备受质疑,也较少得到与其商业成功同样的尊敬?
在貌视仇富实质崇富的当前社会中,安利的不少从业人员为什么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为什么身边一个又一个的朋友放弃原来的工作,疯狂地推销安利产品,是什么“事业”激起如此狂热?
为什么那么多并不富裕的朋友用起贵重的安利营养保健品?是什么蛋白粉会那么昂贵?
安利是在搞传销吗?是否我们不适应?据说,人家的奖金模式都进了哈佛讲堂了,又确乎是美国排行在前的大企业!
安利的所谓模式,究竟有没有不正当得利,谁又是真正受到伤害的人?
安利如何得利?
占了“天时”
1998年对安利来说既是“大破”之年,同时更是“大立”之年。正是从这年起,中国以传销为特征的市场一下子平静、平坦了。没有任何竞争,安利这匹骏马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任意驰骋。因为1998年出台的禁止传销的政策为安利“扫清了障碍”。其他传销企业或者透过专卖店的橱窗看着安利的营销代表在街头“跳舞”,或者回到老家隔洋兴叹。传销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而安利不是,安利看到天空下雨,于是在自己的头顶打了一把伞,伞的名字叫“直销”,此乃天时。
占了“地利”
1998~2000年,正逢国企改革与脱困的攻坚年,“下岗”在这一时间成为中国的“流行词”,而“就业”则成为这一年的“关键词”。安利以低投资的“事业”口号迅速占领了众多下岗工人的就业市场,给他们没有任何底薪的就业,在安利魔幻般的培训下,这些人也迅速成为安利的骨干。
一位2000年因下岗进入安利但后来退出的女士,她说,当年跟她一样的下岗工人,做安利是最好的工作,“他们迫切需要工作,而安利的“门槛”又不高”。据2001年媒体报道,当年,安利的一线已经有了13万营销“大军”,质疑声扑面而至,以致安利不得不在这一年又“清理门户”。
占了“人和”
安利的公关能力无人怀疑。凭借安利的全球董事长温安洛是300万家美国企业的世界最大的商业联盟的会长,也是中美双边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人说安利在享受“超国民待遇”。安利大大小小的培训会上不止一次听到“安利跟什么什么高管关系好得很”的话语。
记者也去过不少安利的工作室,都会看到安利领导人跟重要人物的巨幅合影。日前媒体公布的《直销法》草案传出一些对安利不利的消息,记者疑惑地问安利的未来情况,一名安利的经销商说:“你放心吧,安利沟通能力非常好。”
安利营销秘笈
尽管安利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安利在短时间内发展如此多的经销商归根结底是其内功深厚。
安利吸引人为其工作的“内功招数”非常繁多。但最重要的两招是“会议”和“奖励制度”。
据了解,安利的会议形式根据规模大小分为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小型会议,在这些会议之前、之中、之后还是会,那就是会前会、会中会、会后会和会外会。每种会议都有特定的会议内容。
为什么安利需要频频举办如此多的会?仅仅是为了给其营销代表培训吗?培训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招聘新人加入安利。事实上,安利的会议内容大多雷同,一位做安利的朋友说,自己参加了几个月的安利会议,会议内容早背下来了,就连会议中经常讲的笑话也都背下来了。
安利的会议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SDO(领导人培训),一种为NDO(新进营业代表)。SDO是给安利的销售代表中做到DD的开设的。安利的绝大部分会议都是NDO,用安利内部很形象的翻译就是“新兵培训营”。
安利的会议常常是围绕新人展开的,比如安利在做产品实验时常常是邀请新人来参与,安利与会人员对新人更是百般热情,第一次参加会议时真是受宠若惊,而其目的,用安利的一位培训老师的话说就是:“会场会激发新来人的梦想,改变新人的观念。”这个观念,其实就是对安利的认可,进而加入安利的观念,外界对此评价为“洗脑”。
安利的产品形形色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贵得惊人。
如此昂贵的产品,当然应该是面向高档消费者了。奇怪的是,购买安利产品的大多数是一般的工薪阶层,甚至是下岗工人。那么,这些普通市民,倾其所有购买安利产品,要成为安利的营销代表,图得是什么呢?
答案不难从安利公司所发的“安利(中国)营销人员制度修订本(2001年7月)”中得出。安利营业代表每销售一件产品可获该产品定价的20%(税前),作为“顾客服务报酬”。
另外,从扣除20%后的净营业额中,营业代表还可以得到3%~21%不等的佣金比例。根据安利在该手册中自己举的例子,如果营业代表陈先生每月营业额为4000元的话,其收入将达920元,占营业额的23%。
如果该营业代表的营业额达到8.75万元,那么他的总收入可以达到3.22万元(20%的毛利收入1.75万元+21%的佣金1.47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营业代表的收入高达其营业额的36.8%。(而一般直销公司直销人员所得的收入一般不超过销售额的10%)
由此看来,安利营销人员的收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于购买者所支付的超高价。
安利是“老鼠会”吗?
安利声称自己不是“老鼠会”,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营销人员的收入来自于其自身的销售,而非来自于其下线。如果一个营销人员不好好地向客户推销其产品,而只是发展下线的话,是不会有什么收益的。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根据安利公司的介绍,安利公司对于其营业主任、经理有一个“市场开拓经费”,即该主任或经理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们的销售总额的9%。安利声称自己是把每月销售的净营业额的21%拨做“市场开拓经费”,事实上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一目了然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入安利的时间足够长,“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足够多,你就可以得到高额的“市场开拓经费”。
在安利的书籍里,“培训辅导”就是拉下线,营业代表是刚入门的“小老鼠”,而营业主任、经理就是“大老鼠”,而那些具有“钻石”、“双钻石”之类级别的高级营业经理就可以称得上是“硕鼠”了。
安利自己提供的资料,在1999~2000年年度,安利的营业主任平均年收入为7.2万元人民币,高级营业主任平均年收入为14万元人民币,而营业经理平均年收入为33万元人民币,高级营业经理平均年收入为79万元人民币。这些人难道是通过推销安利的产品挣到这些佣金的吗?当然不可能。“硕鼠”们真正的收入是来自于“下线”。而最下层是那些刚刚接触安利,不惜血本,倾其所有,购买一大堆安利产品,向亲朋好友磨破嘴皮,渴望有一天能达到“硕鼠”们的收入水平的广大市民。
安利众多制度中最核心的就是其奖金制度,据说,该制度被日本数十位经济学家研究,最后得出八个字的结论:“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或许这个结论正确,但这仅仅是安利自身角度而言。因为正是这个奖金制度,吸引着一批接一批人为其工作,而安利公司自身则赚了个钵满盆满。
从表面上来看,安利这套制度的奖金均是同销售产品相挂钩的,仿佛安利确为推销产品的公司,但仔细分析情况并不那么简单。安利的这个奖金制度实际就是为了发展“下线”而设计。它鼓励要赚更多的钱就多发展“下线”,多“拉人头”,而不是多卖产品。
如此两个制度相配合即可:多拉人来做安利就可以多得到销售额、多得到奖金。
你只要走近安利的营销队伍,听听它的培训,你就会知道,安利对世人撒了多大谎!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鼠会”!“介绍加入、组成网络、复式计酬、邪教培训会议、高昂的产品价格”这五条,就属于中国工商局明令禁止的传销的本质,而安利都符合。
拿什么拯救传销者的心灵?
一些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参与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情况日益增多,使受骗人员结构日趋复杂,并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个被骗入传销陷阱的大学生在给警方的举报信中写道:“这段时间,我和许多同乡的青少年伙伴一起被骗到山东泰安做传销……他们才十七八岁,传销使他们损失了钱财、失去了自由,更耗费掉了美好的青春。”这封信被迅速转到有关部门,并由此查获了一个以诱骗青少年为主的传销组织。
据淄博警方介绍,在“4·08”传销案中,有几百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被传销组织者勾画的蓝图迷惑,深陷其中。一名大学生误入传销网络后不能自拔,死活不脱离“组织”,当警方应其家人的要求将其解救出来之后,他竟认为警方断了他的财路。不久前,这名大学生的精神彻底崩溃,其家人不得已将其送入了精神病院治疗。
另一名大学生是被其哥哥骗入传销陷阱的,后来这名大学生的同学也被骗来。同学不久即发现这是传销,坚决退出,并劝这名大学生也退出传销骗局。然而,这名大学生的哥哥却给弟弟跪下,求他不要退出。这个弟弟找到警方,求民警帮他把哥哥从陷阱里救出来。民警在与其兄多次谈话后发现,此人的心意是那么坚决。民警发出无奈的感慨:“我们可以将他的人救出,但拿什么来拯救他的心灵呢?”
黄某是某大学的大二的学生,不久前他与“爱博美娜”化妆品公司取得联系,打着“学生创业、自强自立”的幌子开始所谓的“直销”。黄某到河北省邯郸市租了一套民居,一边召员进行集中“培训”,一边发展新“下线”。凡加入的学生,首先要用2900元人民币购买一套“爱博美娜”化妆品,成为会员后即可发展“下线”。每发展一名“下线”,按级别不同,从该会员到上面的各级“领导”就可从“下线”入会的2900元人民币里提取不同比例的报酬。
至于所谓进口直销的日本化妆品“爱博美娜”,至今谁也没有见到过。在一个会员的笔记本上,竟记录着如何对付公安、工商执法人员检查的培训授课内容:“当上课时间来人(指公安、工商等执法人员)询问时,大家不要怕。男孩不要说话,女孩子最好哭出来,两个两个地往外走,就说要去上厕所……”此外,如何选择目标、如何邀约、如何带朋友也是培训笔记的主要内容。“要选转变的人、不满足现状的人、有挣钱欲望的人,以前小有成就、曾经辉煌想东山再起的人”;“带朋友要注意:不谈名利,不谈行业,不谈制度”;讲癌症的故事,善意地骗;别让新朋友离开你的视线;不要让新朋友知道我们的网络有多大;新朋友来了之后,你让他立刻“上线”,就可以知道他想知道的东西等。
入会半年月薪至少2万元的美丽前景,对那些家境清贫正在求学的大学生无疑充满诱惑力。一个大学生向记者讲述了他误入传销的经历:“传销者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偷偷摸摸的,还说什么为了不扰民;明明是骗自己的亲朋好友,还说是给他们一个发财的机会。我上了10多天的课,一开始我很相信,可是后来我发现这全是骗人的,我差一点就上当了,我希望大家不要上当,那是一个魔窟啊。”
从事安利传销是很危险的事
人心是微妙的,安利的传销模式,就是不断地要求我们在人心上冒险。虽然安利明码标价,虽然安利有退货保证,并因此声称从事安利没有风险,但是,安利并不退还你在从事安利传销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所以,从事安利传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判断一台机器能出什么产品,不需要了解它的机器零件才叫了解;判断一个人好或坏,也不需要听他说什么,而看他做什么!看看安利培训出来的那些双重身份的人就应该知道安利究竟是直销还是传销了。
至于“直销”被少数人走了样的借口,听听前几年那些打击传销的执法人员就会知道:许多明明是传销的公司,黑纸白字的公司制度中都有禁止传销的条款高悬在传销公司的大本营内……
有些朋友以安利在美国是合法的、在中国也没有禁止为理由而认为安利不是传销。这类理由过于简单:同样一种物质,放到水里能很快挥发、溶解或变质,而放到油或空气中却另外一个样。是环境不同作用不同吧?再说,按照“魔鬼在细节”的说法:安利在美国销售的细节,未必敢像在中国这么放肆。
王思聪为什么不追门当户对的女子而要找网红?
王思聪总是对网红情有独钟,这是人所众知的事,而且他历来的各位女友也都是网红。他放着门当户对的富家女不管,却去追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网红,这只能说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王思聪喜欢网红由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网红高攀王思聪名气。其实王思聪本身就是一位名气非常大的网红,因为他既不是明星也不是演员,根本就不是娱乐圈人物。她的走红完全是因为他的富二代身份,是名副其实的网红。
所以他自然对网红情有独钟,而且网红如果能够攀上王思聪,那么他的名气必定会红起来,这比各种营销方法都管用。网红们为了走红总是不得手段,他没对王思聪是不是真爱,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她们精致优雅。其实网红确实都很漂亮,她们身材苗条,五官端正,能被王思聪看上也是自己的实力所致。像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孩正和王思聪的口味儿,所以他不会拒绝。
第三,网红爱慕虚荣。与其说王思聪喜欢网红,倒不如说网红妹爱慕虚荣,他们主动去讨好王思聪,如果能够嫁给他,就等于嫁入了豪门,一辈子衣食无忧。这是很多女生梦寐以求的,特别是那些贪图富贵的网红,他们本身就急功利切,为了走红想尽一切手段。
而面对追问他的网红,王思聪会有一种虚荣感,觉得是自己的魅力征服了他们。所以对网红总是情有独钟。说实话王思聪的审美观真的没有办法认同,只能说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高尔夫是奥运会项目吗
高尔夫为何未纳入奥运项目 [2911] (2007-08-14) 现在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迎接着这个盛大的全球体育盛会。我们快乐,我们梦想,但作为高尔夫爱好者来说又有些许落漠的感觉:奥运为什么没有高尔夫比赛?尽管官方对高尔夫回到奥运颇有热情,国际高尔夫联盟(IGF)也始终支持高尔夫重返奥运,可是至今高尔夫仍然没有获准列为奥运项目。 在1900年举办的第二届巴黎奥运会上,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高尔夫就已成为奥运项目。1908年、1916年和1996年的奥运会也曾计划安排高尔夫比赛项目,但是在1920年高尔夫被改为奥运会观赏项目。时至今日,高尔夫风糜世界,奥运会更是成为全球体育狂欢。然而,高尔夫至今未能再次登上奥运舞台。这是什么原因使然?愚以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1. 资格问题。根据1999年12月修订的《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只有在至少75个国家或地区和4大洲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地区和3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列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只有在至少在25个国家或地区和3大洲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列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高尔夫在西方国家已经实现平民化,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还只是烧钱的贵族运动,估计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对此不会置若罔闻。 2. 奖金问题。比起每站数百万美金的奖金来说,奥运奖牌不一定能吸引到顶级球员参加。名将尼克·法尔多(Nick Faerduo)显得有些漠然:“奥运是为了奖牌比赛,不是为了奖金。”圣安德鲁斯俱乐部的秘书彼得·道森(Peter Dawson)认为职业球手的参加对于重返问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职业球手是否愿意参加奥运,奖金是最重要的诱饵。对于奥运来说,只有奥运高尔夫比赛代表世界高坛最高竞技水平时,高尔夫才算真正返回奥运大家庭。 3. 选手问题。由2带来的后果是许多顶级职业球手不愿参加。老虎·伍兹(Tiger Woods)坦言:“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奥运金牌和大满贯赛事冠军哪个更重要恐怕不言而喻,我想他们都会选择后者。”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奥运会高尔夫球比赛的水准及观赏性将大打折扣,赞助商也会纷纷撤离。国际高尔夫球协会主席道森对此表示忧虑:“如果仅仅由业余选手参赛,奥运会高尔夫球比赛将会变得毫无前途。”看看网球沦为奥运鸡肋的命运就不难理解。 4. 场地问题。奥运会如果要增加高尔夫项目,不断轮换的举办城市就需要建设国际顶尖级高尔夫球场,这似乎还可以接受。但是问题接踵而至,一旦开了先河,全国各地的高尔夫球场可能遍地开花,但是对于像中国、印度这种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为高尔夫大兴土木似乎不得民心。现在许多人还在为衣食奔波,如果看到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变成少数人的乐园可能会激起仇富心理。许多人将高尔夫比作“绿色鸦片”,有褒有贬。 5. 人才问题。高尔夫本身的特质也决定了它的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是所有项目里最高的。高尔夫比赛牵涉到人才培养、场地建设,由于花费巨大,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光靠政府无力承担普及高尔夫人才培养的巨额费用。再有,选手参赛也需要巨大花销,国内除了张连伟、梁文冲能够获得一定赞助外,其他选手由于技术水平亟待提高,不容易争取到商家出资支持。而没有资金支持又如何参与比赛?更不要奢谈走出国门,跻身世界高坛了。 6. 替代问题。奥运会确定最多设28个运动项目,只有在已有运动项目中有空缺时才能接纳新的项目。一个奥运项目的剔除会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所遇到的阻力自然很大。2002年11月国际奥委会曾提议将现代五项、垒球和棒球从奥运会中剔除,就因遭到反对而最终未获通过。前几年曾传言高尔夫和武术有可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取代现代五项全能和垒球,但国际奥委会明确表示北京奥运会项目保持不变。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也不变。 7. 形象问题。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认为,从高尔夫的起源来看,实际是平民运动。但在发展中国家普及型的高尔夫球场太少,给老百姓的印象高尔夫就是高消费。所以应该还高尔夫一个本来面目,给它一个体育健身的原始功能和一个高尚、休闲的健身目的,做到可以满足各个阶层的需要。如果还是只停留在贵族化阶段,就难免偏离它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大众支持。这要求高尔夫人不要孤芳自赏,更不要将高尔夫球场变成世外桃源。 8. 爱心问题。由7暴露出高尔夫的爱心问题。西方高尔夫应该为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仓廪实而知礼节”,家道贫寒的发展中国家短时间内还难以向广大民众推广高尔夫。高尔夫要叩开奥运之门,恐怕应该突破门户之见,本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尊卑的原则,饮水思源,多为社会作奉献。不要两眼只看有钱人,一心只挥手中杆,多向足球、篮球等大众体育借鉴经验,真正做好高尔夫体育公关。为平民送温暖胜过万语千言。
发布者:伊又夏,转转请注明出处: